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瞭望新闻周刊:这一年 金融危机将国人拉回现实

2009年08月06日18:1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奥运会帮助中国更加透明地融入国际社会了吗?外部世界会因为奥运会更加真实地认识中国吗?中国将经历怎样的“后奥运低谷”?耗资巨大的奥运场馆赛后能否得到善用?

  这些问题,在北京奥运会筹办和举办的过程中,不断被各方人士提起,今日再论,似无新意可言,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们仍是我们今天,在奥运会一周年之际,盘点中国奥林匹克遗产的经典角度。

  事实上,过去的这一年间,在中国及国际社会发生的一些事情,已经在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国际著名语言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梅村先生,2008年1月7日在《望》新闻周刊撰文指出:“如果我们能把东方文明创造的丝绸之路公平贸易,与西方文明创造的奥运精神及和平宗旨相结合,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世界和平新秩序的重建,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在过去这一年间,这样的预言是否在部分地发生?

  中国人希望举办一届奥运会的梦想已持续了百年。拥有人类约1/5人口的这个国家,曾经历了长期的闭关锁国。1993年北京申办奥运会失利后,中国人喊出的口号是:“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2008年是中国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这一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正是对那一声呼喊的回应。

  东方与西方的握手,本不该这么艰难。好在奥运会提供了空前沟通的可能。这样的沟通,在奥运会后都催生了哪些美妙的事情?我们可能会感到失望——在这过去的一年里,人类经历了一场目前还没有结束的噩梦。当菲尔普斯去年在“水立方”斩下八枚金牌的时候,华尔街的大佬们在咀嚼最后的晚餐。奥运会刚刚结束,“雷曼兄弟”即申请破产,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祸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多事之秋接踵而来。在最需要提振士气的时刻,中国遭遇三聚氰胺的巨创,奥运会带来的快乐被骤然缩减,人们被拉回现实世界,深感社会转型之任重道远。

  中国以迅速成长的经济规模,在国际社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经济的后奥运时期与国际金融危机的时间重合,尽管如此,中国仍然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7.1%的GDP增长。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许节节攀升,这意味着更高层次的合作,也暗示着冲突的可能。

  好在,长城脚下的奥运圣火,燃烧在全球化技术日臻成熟的时代,它的光芒能够抵达更多的角落。尽管西方对中国仍然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态——支撑中国经济奇迹的,是他们感到陌生的体制模式,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在21世纪,因为经济的高度黏连和沟通的空前迅捷,东西方只有交流合作和学习借鉴才能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奥运会后这一年间,应对金融危机迫使大家走到一起心手相连,或可算作奥林匹克的另类表现。□(文/王军)

(责任编辑:邓鑫鑫)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