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张喆
最近,国内足坛因中超休战而暂时安静下来。不过,在中超第2阶段比赛重启后,我们可能会发现个别球员已通过二次转会出现在新的俱乐部中。在这些球员中,竟然存在着一个“出口转内销”的奇特现象。
“戴琳事件”挑战转会制度
戴琳何许人也?原是辽足的主力后卫,入选过杜伊率领的国奥队。5月初,戴琳宣布自由转会至波黑的萨拉热窝斯拉维亚俱乐部。
销声匿迹两月之后,戴琳日前突然出现在上海申花俱乐部的康桥基地,申花宣布从萨拉热窝斯拉维亚引进戴琳。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戴琳年初并不想出国,而是想转会申花,但是辽足俱乐部向申花开出高达400万元人民币的转会费,经过还价后定价200万元,最终没有成事。随后戴琳和他的经纪人及申花俱乐部便一起想出了“出口转内销”的方案,即戴琳先以“自由身”转会至波黑,等国内二次转会窗口打开后,申花再以低价从波黑把戴琳引进回来。
申花俱乐部已经宣称戴琳的转会手续基本办妥,他们虽然破坏了国内转会市场的“行规”,但只是抓住了中国足协在转会制度上没有跟国际接轨而暴露的漏洞而已。辽足俱乐部则成了此次事件中的“冤大头”。
吴波转会国外却未离开成都
事实上,戴琳并非国内首开“出口转内销”之先河的球员。效力中甲四川队的吴波今年初就想转会至中超的成都谢菲联,不过,成足俱乐部最终没有与川足俱乐部谈妥。
为此,成足俱乐部马上玩起了“出口转内销”的把戏,先操作吴波自由转会至英国谢菲联旗下的一家匈牙利乙级俱乐部,然后等国内的二次转会启动后再把吴波引进回来。与戴琳确实去了波黑几个月相比,吴波甚至没有离开过成都,成足俱乐部与匈牙利的乙级俱乐部仅仅在书面上完成了转会协议。
还有多少人会仿效戴琳?
在吴波和戴琳成功地“暗渡陈仓”之后,还有谁会通过复杂的“假留洋”方式,达到转会至国内心仪俱乐部的目标呢?
深足小将惠家康和雷永驰今年因为不和深足俱乐部签约而没有在中超注册。后来,两名小将在经纪人的操作下去了葡萄牙一家俱乐部试训,并打算与之签约。最近,深足俱乐部在二次转会市场上从上海申花租借了毛剑卿、陈雷及外援巴尔克斯。随后传出消息,深足是想把惠、雷两人与申花交换,所以“深足二少”前往葡萄牙的举动也被视为“搭跳板”。
长春亚泰的王栋年初因为有伤,也没有和俱乐部签工作合同。至3月份,澳大利亚媒体突然称澳超球队纽卡斯尔喷射机看中了王栋。在“戴琳事件”出来后,长春方面怀疑王栋会仿效,借澳超的跳板转而加盟青岛中能。因为,王栋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他的父母和孩子都在青岛生活,他自己一直希望能转会回青岛。
除了戴琳之外,辽足俱乐部另有两名年轻球员张呈栋和卜鑫近日也传出要“留洋”的消息。外界分析,另一家冲超大热俱乐部沈阳东进可能会采取“转销”方式获得这两人的所属权。
真心“留洋”的球员也有
当“留洋”被打上“出口转内销”的问号时,中国其实还是有部分球员真正向往出国踢球的。在最新一期的“中国球员留洋榜”上出现的名字,是来自大连实德的朱挺和陕西中新的万厚良。
据克罗地亚的斯普利特俱乐部确认,朱挺将在本周飞抵该队的训练营,在通过试训的前提下,他们会以租借的方式与之签约。
万厚良的目的地则是韩国的全北现代,全北现代已经宣布与万厚良签下租借合同。万厚良成为继李玮峰和冯潇霆之后,第3名今年加盟K联赛的中国后卫,他也已经为此退出了新一期的国足集训。
经纪人释疑:
中国足协要在法规上堵漏洞
据一名资深经纪人介绍,实际上今年“周海滨事件”出现后,行内人士就预感到,会有人借机操作“出口转内销”的案例。
该名经纪人表示,“戴琳事件”本身和“周海滨事件”性质一样,都是为了打破中国足协在转会制度中“合同结束后30个月才能成为自由身”的限制,球员合同期满后不能在国内自由转会,但放在国际转会就是自由球员。操作“出口转内销”,多数就是通过欧洲三、四流联赛的小俱乐部为“跳板俱乐部”,这些联赛本身就不很规范,经纪人只要和他们签个半年甚至几个月的短期合同,再给几万欧元的手续费,就能操作成功。
该名经纪人认为,从法律手续上看,“出口转内销”的方式没有问题。当然,这种操作方式会破坏“江湖规则”,一般没有经纪人敢轻易尝试。该名经纪人建议,中国足协应趁早修改转会规则,除了要和国际足联的规则接轨外,还需要在某些细节上保留“土办法”。比如规定:凡是转出国外者,必须超过一定时限才能转回国,否则必须和原俱乐部达成一致才能放行。
明留波黑,暗渡上海,这条“曲线转会”的旅行总算到岸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