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是美国NBA等联赛的边缘球员,如今,却成为了亚锦赛赛场上的“亚洲球员”,他们就是靠改变国籍而助阵西亚国家队的“外援雇佣军”,亚锦赛赛场,是他们搅动了一池春水,那么,“归化军团”究竟给亚锦赛乃至亚洲篮球带来了什么呢?
“雇佣军”助力西亚篮球 招募外籍球员提升球队实力的现象早有先例,2006年多哈亚运会,卡塔尔就凭借“雇佣军”拿到了男篮银牌,引来许多西亚球队效仿。
本届亚锦赛前夕,许多西亚球队频频招兵买马,积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这次比赛的“雇佣军”是史上最多的一届。约旦有5名,黎巴嫩有6名,卡塔尔全队仅有2名本土球员。这些队员多是“美国制造”,并且都有过NBA夏季联赛或NCAA的经历。
招募外籍球员蔚然成风,约旦和黎巴嫩等球队也一跃成为亚锦赛的劲旅,在小组赛中出尽了风头,而这也引起了东亚以及其他国家的不满。开赛之初,日本等队曾向篮联提出抗议,但并没有讨回什么说法。比赛期间,记者多次在新闻发布会上向日本主教练提问关于“雇佣军”的问题,均被亚篮联新闻官严厉制止。
“外援”不见得都好用 那么,众多西亚球队不惜血本雇来“外援”,效果如何呢?
其实,自亚篮联允许各队引进外籍球员以来,一直争议不断。支持方认为,高水平球员的到来有助于促进亚洲篮球运动整体提高;反对者表示,这些欧美球员的加盟不仅导致本国球员无球可打,同时也影响了亚洲篮球的发展和比赛的公平性。
从比赛来看,用大笔钞票找来的“雇佣军”也不见得就百分百好使,特别是那些临时“抱佛脚”的球队。以约旦和黎巴嫩为例,两队同样招募了大批量的“雇佣军”,但情景却大不相同。约旦在老帅帕尔玛的调教下,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要去欧洲打比赛,不仅具备了一定的欧洲风格,同时配合也非常娴熟,可以称得上是本次比赛中的一匹“黑马”。反观黎巴嫩队,虽有弗罗曼和弗雷杰两位在NBA镀过金的美国球星,但光有“外援”并不能成为赢球的保证。
无助亚洲篮球水平提升 “西亚狂招兵,东亚很冷清”也成了本次比赛的一大写照。除了实力强劲的东道主中国队,还有以外线和速度著称的韩国队,以及几支“雇佣军团”外,我们很难从其他队伍中找到一支强队。虽然本届亚锦赛的参赛球队一共有16支,但球队数量的增加并没有使亚洲篮球的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本次亚锦赛,除了中国、伊朗、约旦、韩国、黎巴嫩5支球队有夺冠实力外,其他球队明显不在同一个档次。比赛中,两队分差超过20分的不在少数,在8月11日日本与科威特的比赛中,甚是还出现了单节零分的局面。
虽然“雇佣军”的出现为亚锦赛带来了一丝悬念,也增加了看点,但亚洲篮球在世界篮坛的地位依旧十分尴尬。 (来源:沈阳晚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