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日中国女足的训练课上,队长毕妍是唯一一个被拉出来专门练习角球和任意球的队员。昨日的比赛进行至第21分钟,毕妍也终于迎来了检验特训成果的机会。
当时中国队获得前场左路任意球,毕妍右脚似传似射,攻防队员都没有碰到,遗憾的是皮球击中右侧立柱弹回场内!这是中国最具威胁的一脚进攻。2分钟后,毕妍右路底线附近的任意球回敲外围,韩国门将金正美在与庞丰月争抢时受伤,韩国队医飞奔至场内,韩国队其他队员也将金正美团团围住。中国队则在中圈围成了圈。处理完金正美的伤势,已经过去了5分钟之久。包括韩端在内的替补队员也利用此时间开始在场外热身。
韩端人气显锋芒 刻苦单练终上场
随着比赛的深入,看台上的球迷越来越多。中场休息结束,中国队返回场内,靠近球员通道的球迷大喊着韩端的名字,在上半场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大家显然对韩端抱有巨大的希望。其实韩端巨大的人气绝对不只在需要她的时候才有所显现。早在比赛开始前,只要韩端出现的地方,球迷们就会叫着她的名字向她招手。这位外向的大连姑娘也会用灿烂的笑容回报喜欢她的球迷们。
下半场开始,中国队在场上继续奋战,身穿绿色背心的韩端在韩国队的球门后在助理教练的帮助下热身。鉴于之前已经进行了加速跑等训练,韩端只练了近距离的传接球练习。3分钟后,韩端在中国球迷的期待中换下了小将马君,站在了球场上。看台上又是掌声雷动。
0∶0,中国女足在2010年亚洲杯首场对阵韩国队的比赛中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如果不是门梁四次帮忙将韩国队的射门挡在了外面,昨晚万余名中国球迷见证的将是一个不堪设想的结果。虽然球迷们整场热情不减,但恐怕这样难堪的场面会让不少女足的球迷心寒。
本场比赛中国队在重要位置起用了新人,前锋线上马君顶替了有伤在身的韩端出现在了首发位置。事实证明起用新人需要交学费,由于后卫翁新芝与门将张艳茹不够默契,前7分钟韩国队就两次威胁球门,第9分钟更是在接近小禁区的位置无人盯防轻松冲顶,幸亏此球击中了横梁。第21分钟中国队有了第一次有威胁的进攻,毕妍大禁区左侧踢出直接任意球,球经过地面反弹后击中对方右门柱,也是差点进球。随后比赛陷入了沉默。下半场换上韩端后中国队的进攻有所改观,但是除了刚开始还能突入对方禁区外,并没有太多射门机会。韩国队从第70分钟再次掌握了场上主动权,幸运的是横梁成为了中国队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了对手的狂攻。整场比赛中国队都处于被动局面,对手水平明显在我们之上。在控球率仅为40%的情况下,中国队收获平局实属幸运。
赛后,韩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的状态还是不错的,就是全队传接球失误太多。
到场受欢迎 却没好心情
韦迪观战如坐针毡
足协前掌门谢亚龙在任时的第一次现场督战也是女足,那时是2005年的女足四国赛,结果中国队在那次比赛中垫底。由此开始,谢亚龙便落下了一个“衰神”的绰号。对于韦迪,这是他第二次前往现场督战国字号比赛,此前一次是上周在佛山督战国奥与勒沃库森的友谊赛,结果国奥队1:6惨败。昨晚的女足则是一场正式比赛,韦迪第一次现场体会了一下督战足球队的心情。紧张、压力,女足的表现让他如坐针毡。
比赛开始前15分钟,韦迪与崔大林一起来到了主席台上。出现在球场的韦迪仍然是一身黑色西装亮相,这位水上中心原主任也立刻感受到了执掌足球与水军的最大不同,那就是他个人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他的出现立刻引来了现场球迷的轰动。“看,那是韦迪!”现场一位球迷高喊道,立刻众人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韦迪身上。随即,掌声与欢呼声响起。由此可见,足协新掌门人在球迷心中还是有较高的地位。韦迪也微笑着与球迷招了招手。
不过当比赛开始后,韦迪再也笑不出来了。前15分钟,韩国女足禁区前沿四脚攻门,进攻火力完全压制住了中国女足。当15号李张美头球击中门楣时,韦迪用手擦了擦额头。更多的时候,这位足协新掌门都是静静地坐在看台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紧盯着场上战况。中场哨响,韦迪紧随崔大林走向了休息室。下半场韩端替补出场,并头球完成一次攻门,韦迪满意地频频点头。但随即场上形势风云突变,韩国女足体能占据上风,发动了一波波有威胁的攻势,两度都是门楣帮助了中国队。韦迪一次次推了推眼镜,身子晃动着搓了搓手。成都的夜晚有些寒意,也许韦掌门的心里更凉。
中国一万球迷PK韩国一百球迷
“雄起”声包围充气棒
昨晚七点,球场里的上座率已经达到万人,相当于坐满时的1/4。大家拼命地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乐队也不断地吹奏着《红旗飘飘》等振奋人心的乐曲。现场大广播每念到一名中国队出场队员的名字,看台上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但是韩国队也并非孤独落寞的。在中国队球门斜后方的看台上,百余名韩国球迷组成了一个“孤岛”,在左右空荡荡的看台上为韩国队奋力地摇着充气棒,整齐划一的口号显然经过精心的准备。每当韩国队得球时,他们就会加快节奏,每逢此时,中国球迷们就会用四川话特有的加油方式来浇灭韩国拉拉队的士气。整场比赛,涌进场的一万五千名中国球迷“雄起”、“雄起”的喊声让韩国球迷的努力显得徒劳。
本组稿件由本报特派成都记者 丁潇雅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