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足坛聚焦_中国足球

“一刀切”切掉好苗子 足协死咬骨龄测试属无奈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2011年02月21日15:34
  编者按

  就像往池塘里扔下了一块大石头,足协上周开始严格实施的青少年球员骨龄检测制度,在圈内引起轩然大波。拍手叫好者有之,不满怒骂者有之。此举是否能真正铲除中国足球多年以来年龄造假的毒瘤?对此我们将予以持续关注。

  经过长期酝酿之后,中国足协终于决定,将从1997/1998年龄段起,取消以往按身份证年龄分组的“惯例”,推行以骨龄检测结果为准的分组标准。一场浩浩荡荡的骨龄检测运动由此拉开帷幕,倒在这个门槛下的人员数量庞大,有的球队甚至接近全部作假!

  该如何评价足协的“新政”?大多数人对此表示支持和期待。众所周知,在足球圈内,从小便给孩子改年龄的现象非常泛滥,导致中国青少年球员的一大怪现象就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尽管足协也曾想过办法,效果却都不够好。即使严过一阵子,风头过了照样作假,而且还变本加厉。

  这一回,足协终于下定决心“打假”,严厉程度前所未有。但在实行过后,也遭到一些人,尤其是部分球员家长、俱乐部教练的质疑甚至反对,因为发育过早、骨龄超龄的情况确实存在。

  其实,足协又何尝不清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发育越来越早,完全按骨龄判断,会有“误伤”,但他们这样死死咬住骨龄检测也是无奈之举。一名足协工作人员表示,年龄造假太容易了,尤其在一些偏僻的中小城市,身份证、户口本想改就改,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一些教练甚至家长去动手脚,仅凭足协的检查,根本无法分辨,“干脆来个"一刀切",以此来杜绝改年龄!”

  不过,对于那些年龄真实却因骨龄超龄而被砍掉的孩子,对这样的做法难以接受。更重要的是,发育好、身体条件突出的苗子,原本就是同年龄段球员中的佼佼者,如果纯粹以骨龄来决定,他们反而被“涮”掉了,这无疑也是中国足球的损失。正如有家长抱怨的那样:“我们给孩子吃好的,让他们早点长个、早点强壮,难道也有错?”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一刀切”可能还会影响一些人投入青少年足球的热情和积极性。因为骨龄超龄,上海幸运星俱乐部失去了主力射手高志杰,这让教练张勇深感惋惜:“他是目前这个年龄段国内最好的中锋,我们球队的损失非常大。”

  从长远来看,足协向年龄造假开刀,有利于中国足球风气的净化、秩序的回归,当然是一件大好事,必须实行。不过,对于“骨龄门”衍生而来的这些负面效应,不知管理部门是否考虑过后续的完善方案?

  本报记者 关尹

  
  作者:关尹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施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