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柱
冠军,无疑应该是个美丽的词汇。
可惜时代在变,就连美丽的标准也在一天天发生变化,比如:唐代的杨贵妃在现在的女孩眼里,可能就一个字:胖。
不要小看“胖”这个词,因为现在,你说一个女孩“丑”她不一定难过——说明她有个性啊!但你若说她“胖”,她绝对百分之百的痛不欲生。
同样,时代在变,冠军这个词的“吸引力”如今也大打折扣了,就拿这次在济南举行的个人赛来说,我们就听到了不少棋手的“厥词”:冠军,不就是一张纸吗?
原来,没有了奖金和对局费作“诱饵”,冠军在一些棋手眼里,只是“一张纸”而已。
莫非,人们对冠军的态度,现在确实已发生了变化,只是我们不知道?
去年,刘翔火起来的时候,有人撰文,认为现在的人们对冠军的崇拜已经远离了“政治化”走向了“娱乐化”,理由是:“以往的奥运冠军大多是以民族英雄——这个带着政治色彩的名义被大众仰慕的,而如今大众看奥运冠军的眼光则远离了政治,更多是世俗的、娱乐化的。”
想起来,围棋也一样。几乎是二十年前了,由于老聂在中日围棋擂台上力挽狂澜的连胜引发了“围棋热”,那个时候,好像没有人提到对局费,也没有人提到奖金的多少,大家只是单纯的激动。那个时候,“民族英雄”老聂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
当然,这种“政治化”的崇拜也有不利的一面,因为政治是沉重而严肃的,政治讲输赢,而且把赢看得很重,政治追求的是塑造精英而非大众参与——在这个认识平台上,凡作为体育竞技范畴内的东西,冠军通过“民族英雄”的帽子而与政治纠缠在一起,则意味着只能赢而不能输,只有精英体育而无大众体育,体育参与是沉重的。这显然悖离了体育运动的原始内涵,让体育承载了难以背负之重。
娱乐则不同,娱乐的本质是轻松,是重在参与,是快乐,是和大众共享。娱乐产生的冠军不叫精英,叫明星。而明星的脸是随着大众的口味而随时变化的,所以时间长了,当越来越多的明星扑面而来时,我们已经麻木,已经不知道明星到底带给我们什么了,我们唯一能记住的是明星可观的经济收入。
想起来,围棋也一样——虽然现在并不是所有的比赛都像南方长城杯那样注重“娱乐”,但毕竟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比赛使棋迷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从1988年开始举办世界围棋大赛,迄今为止,已经产生了几十个世界冠军,但又有多少棋迷清楚那几十个世界冠军的归属呢?至于不懂围棋的,他们从报纸上看到的“世界冠军”,也只是“世界冠军”所带来的可观的收入,一张明星脸而已。
一方面,明星娱乐大众,另一方面,明星也是有身价的,因为他们不会不请自来。因为明星有身价,所以,“丑小鸭”摇身一变,成为“白天鹅”是多少人为之朝思暮想的事情啊——比如“超女”,它让众多少女为之疯狂的原因不就在此吗?据悉,李宇春最近就击败了徐静蕾,成了某品牌的代言人。
回到围棋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孩学围棋,越来越多的小孩唱着那一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老调”,试图跨越从业余到职业的天堑,他们即使成功了,其中的经济成本也不少于十几万元。如果有一天,你告诉他,你得冠军了,你成明星了!但是——对不起,一分钱也没有,他一定会迷惘,会问你,他拿什么来衡量冠军的价值。
从前,当冠军成为英雄受人崇拜的时候,一个人也许一辈子拿一个冠军就够了;现在,当冠军成为明星受人崇拜的时候,也许,一个人拿再多的冠军也不够,因为,明星作为一种时尚,很容易被人遗忘。
对于个人赛遭冷遇的状况,也许用一句老歌词来表达最合适了: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社会变化快。
(《围棋报》独家合作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冠军”,共找到17,436,599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