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排球 > 排球其他

中国排坛寻苗如大海捞针 “缺粮”导致骨牌效应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10年02月02日08:38

  曾经,战将如云的四川排球在男女两线都创造过让国内劲旅羡煞的辉煌,远的不提,仅最近30几年就有女排的张蓉芳、朱玲、梁艳、巫丹;男排的周建安、张翔、张利明、朱刚等等名将成批涌现,正是他们,一直延续着国家队“无川不成军”这一中国排坛的奇观。然而近几年,四川排球却沉寂了……

  □本报记者 钱晞

  寻苗有如大海捞针

  四川排球的危机,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川男排队员占据国家队半壁河山时就已埋下种子。由于整个“育苗”体系完全改变,四川排球的后备人才库快速缩水,只是因周建安、张翔、张利明等人还在当打之年,这个危机才被掩盖了起来。然而一当他们退役后,四川排球人才断层之象毕露。下届全运会,排球很可能设立U16年龄组,而现在川男排这个年龄组仅有5人,其中两个连前滚翻的自我保护都不会。

  之前,四川排球苗子如地里的庄稼,一茬接一茬地长成。但自从取消了专业体校的育人体制,要找一颗好苗子就如大海捞针一般困难了。比如,现在刚20岁、身高达2.05米的川男排主力唐成,当他小小年纪在内江表现出一定的运动才能时,如果不是当地体育局对其进行“特护”,唐成很可能就与排球绝缘了。失去原来的培养体系,又没有搭建起新的选人办法,四川排球的本土“选苗”成了大难题。

  “缺粮”导致骨牌效应

  人才缺乏使战绩难以为继,而战绩的下降又导致了市场的萎靡,四川排球就这样在难堪中步步下滑。

  职业联赛开赛之初,四川排球因有明星效应,所以并不缺乏赞助商,这个走了那个来。可现在,由于惟一的赞助商无法继续资助,四川排球立马陷入了“裸奔”状态。失去了资金支持,现在他们只好将所有的补助都停了,主力球员月收入2000多,一般队员1000多。“在苦熬中苦练”就是目前四川男女排一线战将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线的景况不妙,让不少原本有意到基层的教练心灰意冷。现在四川培训体育人才的模式都是体教合一。而四川基层体育底子都很薄弱,专业体育老师更是稀缺,可现在退役的专业运动员愿意到基层的越来越少,以至地方上想组织业训班根本找不到教练。一位业内人士针对这一现象的点评是,“都是资金匮乏惹的祸。‘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赏从哪来?”

  风格在苦撑中渐失

  如果避开人才、资金这些客观因素,四川排球丧失了技术细腻、快速多变的传统,也是导致战绩不佳的根本原因之一。

  赛场上,常有这样风格那样流派,而流派和风格形成往往与球员的性格相关。北方球员高大耿直,打球自然直来直去,而四川球员个子相对矮小,可灵活多变。如原国家队主攻手张蓉芳仅1.74米,但作风泼辣,路线多变,很多时候,她得分比“铁榔头”郎平还多。而现在四川排球由于本土人才难觅,大部分球员只好从外省引进。男排的14名一线队员中有7名来自外省,女排15名队员更有10个外省籍。球员身高上去了,但其性格和习惯,也令四川排球的技术传统逐渐丧失。

  四川排球何时能再现昔日风采?省排管中心主任黄锋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不过他说:“崛起之路可能还长,可我们已看到了问题所在,也在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辉煌的过去预示着我们必将有辉煌的未来,这点请你相信。”

  记者手记

  在路上

  在四川排球鼎盛时期,他们仅凭剑锋的光芒就足以横扫国内豪强,而今物是人非,退守苦战成为常态。

  其实,四川排球的辉煌并不遥远,正因如此,才使现在的滑落显得痛彻心扉。四川排球的一干人近些年一直苦寻重新崛起之路,可路在何方?从黄锋们迷离的眼神中,我读出了无奈,读出了不甘。

  四川排球的一班管理者,全都见证过和经历过四川排球最辉煌时刻,所以,现在的他们不失雄心和豪情,而今的无奈,更多像一个从高峰上下来,站在谷底向另一个山头瞭望者的心态:看见了高耸的山峰,只是不清楚走哪条路才是攀登之道。

  然而,既往的辉煌就是后来者成长的财富和指引,对四川排球人来说,基石尚在,只要不失寻觅之心,不坠青云之志,再次站上峰顶,领略无限风光就不是梦想。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始终瞄着目标,不言放弃,永在路上,一路走去,总有及顶的一天。

  

责任编辑:jianhuiw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