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中超联赛 > 中超热点

申花翻译故事:两人最牛气 做穆里尼奥OR传声筒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1年02月07日13:24

  特约记者 容道 足球队的翻译,很容易被人忽略。从翻译起步的葡萄牙人穆里尼奥,用乌鸡变凤凰的逆转,逐渐改变大众的传统思维。回头来看,申花过去的十七年,球队翻译群中虽未出现穆里尼奥式的人物,但也绝对藏龙卧虎。他们的故事和命运,颇值得玩味。

  2000赛季申花主帅还是老彼德,他的翻译李良石,是笔者碰上的首个申花翻译。来申花前,李良石刚和桑特拉奇搭档,为山东夺得双冠王,当时申花是花了大价钱,把他给挖了过来。

  那个年代的申花,虽然苦苦探求,但难以摆脱被大连足球死死压制的“千年老二”角色。离2000赛季剩下没几轮,申花还落后实德4分,只有主场战胜对手,才可能实现夺冠的大逆转。直到现在,还能大概记得老彼德当时说的话:“4分的优势,可以让大连人捧起冠军奖杯,但他们必须用双手攥得紧紧的,不然的话,我们就会抢走奖杯。”寥寥数语,既交待出了申花客观的劣势,也没否认主观的努力,外加一个形象的比喻,老记们改都不用改,文字就能上版面。这,既归功于老江湖彼德既有经验又懂煽情,但不可否认,翻译的后期润色和加工,也是功不可没。

  正因有此印象,对李良石之后十年在中国足坛超越单纯“翻译”的角色频繁转换,也就不感觉诧异了。因为翻译的关系,他成了桑特拉奇的中方经纪人。桑尼回国的日子,他出过书,担任过一本户外运动杂志的总经理。去年桑特拉奇归来,他再度出山担任青岛中能的副总,并主抓驾轻就熟的新闻宣传。从翻译起步,然后在经纪人、文化人和经理人三个平台游刃有余地跨界生存,李良石在圈内,打响了自己的招牌。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翻译做到李良石这份上,算得上“人物”了。申花翻译中,同样算得上是号人物的,当是做过霍顿和威尔金森翻译的谢强。

  离开申花后的谢强,依旧在专业体育报上发表自己对中国足球的独到看法。作为中国足协历史上第一个主动辞职的官员,谢强是一个典型的“愤青”,也是一个颇有才气的写手。遗憾的是,如今的谢强基本淡出中国足球,作为新东方优秀教师的他,如今是山西太原一个培训学校的校长,足球离这个曾经的翻译日渐遥远。

  过去十年,申花翻译如过眼云烟,人员更迭快过翻书,即便如此,应该说申花队内的翻译,都是难得的人才,而非简单的人力。以著名的译林出版社之名来比喻,申花这片树林里,虽然什么鸟都有,但在翻译层面来说,都是靠本事吃饭,行得端正。

  当初为老马丁内斯担任翻译的孙荣根,外号“GARU”,每次记者去探营,他都会主动为记者爆点外援的料,既惠人也利己;涅波的贴身翻译阎勇,工作的时候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但其洪亮的男中音颇受好评;学葡萄牙语的王卓曾被临时为英国人威尔金森当翻译,当老头对队员说出“NO SMOKING NO SEX”时,这个当时还很青涩的小伙子尴尬,“不准抽烟,不准性”,惹来队员们的哈哈大笑,据说,离开申花后的王卓曾收获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对方还是申花铁杆的女球迷……

  当然,以上的可能都是历史,如今申花的翻译,绝对是高危行业。布拉泽维奇的首任翻译,长相俊朗清瘦,不过此君因直白翻译了布帅高调评价杜威有能力在欧洲任何一家俱乐部踢球、并已说服朱骏将其留下后,引来“杀身之祸”。申花方面先是以记者写假新闻进行调查,但在电台记者证据确凿的录音面前,只能挥泪斩马谡,把翻译拿下为自己保留“颜面”……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长城)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