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中超联赛 > 中超热点

申花翻译故事:两人最牛气 做穆里尼奥OR传声筒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1年02月07日13:24

  “翻译像抹布,不重要但也少不了”

  (西班牙语翻译,“译龄”八年,在申花工作三年)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刘晓艳 我在球队的翻译工作,开始于2001年。当时,天津队需要翻译,我没怎么多考虑,就过去了。在担任翻译之前,我在领事馆做一些商务方面工作,但从我的性格来说,在领馆工作有些闷,而能够在球队接触更多的人,尤其是外国人,让我觉得很新鲜,也很有趣。

  在天津待了一年之后,我在2002年又回到领事馆工作。在做了半年之后,下半年我去了张总(张德发)的经纪人公司,帮他做一些翻译工作,也接触到了像索萨那样的大牌球员,还有爱耍宝的老马丁内斯。

  从2003年开始,我一直在做球队翻译,几乎每一年都在换球队。2003年,我去了上海中远队;2004年,我为青岛海利丰队工作,这支球队现在已经被足协取消了注册资格;2005年,我回到上海,开始在上海九城队工作,然后跟着球队从九城更名为联城,2007年又变成了申花。今年,我又换东家了,现在在杭州绿城。

  对我来说,翻译这份工作虽然比较辛苦,遇到的各种事情很多,而且意想不到,但我更多地感受到的,还是开心的感觉。让我比喻的话,感觉翻译这个工作的作用有点像抹布,不算很重要的工作,但也少不了。

  接触的这么多外国人里,跟我关系最好的是吉梅内斯。但事实上,老头一开始并不信任我,这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到有些委屈。当时,吉梅内斯刚刚来中国,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也没有陪在他的身边,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从事的又是无数双眼睛都盯着的主教练的位置,他的压力也非常大。

  所以,他对我这名没有太多接触过的翻译有些半信半疑。比如,他希望用自己的魅力、能力来和队员之间建立信任,但他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够成为他和队员之间的桥梁。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吉梅内斯不再怀疑我,大概过了三四个月,吉梅内斯完全信任了我,并把不少事情交给我做,这也让我在办事的过程中重新充满了动力。

  除了吉梅内斯之外,哥伦比亚外援前锋里卡德也和我关系非常好。里卡德可以说是我见过的外援里最职业的球员,而且球技、人品都非常好,应该说这种外援到中国来效力,绝对可以提升中超的含金量。他离开中国后,我们依然会通过Email进行交流沟通。里卡德,还有马切西尼都很关心现在的中超联赛,让我告诉他们最新的情况,他们在信里也表达了回中国踢球的想法。

  “申花六年,酸甜苦辣全尝尽”

  当初决定学习西班牙语,是觉得学的人少,学成之后可以做赚大钱的工作。毕业之后,我去南美做了几年援外,也确实赚到一些钱。

  没想到,1996年经人介绍去了豫园队当翻译,本来说是三天,三天到了之后说两周,两周到了又说一个月,就这样做到了现在。如果当初继续做援外的话,收入差得不是一点点,好好算算的话,损失可大了。

  其实,做球队翻译,也和我是体育迷有关。我爸爸就是个体育迷,我从小就喜欢篮球,我爸爸从小就带着我去看八一体工大队打篮球,当初在济南生活的时候,也一直看济南军区篮球队的比赛。

  我1996年去豫园队当了一年翻译,2001年去中远当翻译,2002年又跟着根宝来到了申花,一待待了六年。应该说,在一支球队做这么长时间的翻译,还是很少见的。而我细细想来,这6年的翻译生活,还是酸甜苦辣,样样俱全的。

  先说说酸的。老马丁内斯的速度、突破、打门是所有球队都害怕的,正因为他有威胁,所以每个队的后卫都会盯着他铲,导致马丁的内外侧韧带经常受伤。每次,都是我带着他去医院做磁核共振,一般拿到片子之后,医生都会说,先休息三个星期。

  如果我直接把医生的话翻译给马丁听,他肯定要不开心,这个时候,我就要想办法稳住他,告诉他,不是什么大伤,休息几天就没事了。同时,我也要和医生沟通,通过积极的治疗方式,来缓解马丁的伤势,最终的目的还是减轻马丁的心理负担。在这种类似的问题上,如果处理不好,夹在当中的感觉还是相当酸的。

  再说说甜的。这六年来,我接触的外国球员很多,大家到现在都还和我保持着相当好的关系,像索萨、佩特、老马丁,包括阿尔贝茨,有空都会给我打电话。每次来上海,他们也都会先和我联系。老马丁当初和我接触的时间最长。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申花2002年客场和山东队的比赛前,马丁让我和根宝说,他不想练,如果让他休息调整一下,他能够在第二天的比赛里进两个,结果,马丁在比赛里真的做到了。

  很多人也问过我,申花的大牌外援很多,像索萨、佩特这样的大牌,是不是会耍性子。说实话,索萨非常职业,从不耍脾气;佩特虽然偶尔会耍耍性子,但人确实不错。那年申花去西班牙拉练,佩特请全队吃海鲜,当时我们算下来价格非常贵,但佩特一点都不在乎。

  苦的滋味也不少。我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因为你不知道哪个外援手机没钱了或者外援的家属突然有事要找你。一次半夜11点多,我的手机响了,是老马丁打来的,说车子在马当路撞了,警察听不懂西班牙语,必须我去现场帮忙翻译笔录,结果忙到早上才回来。还有一次是凌晨2点,一个外援说妻子不舒服,让我帮他叫救护车。

  最后说说辣的。我们翻译为了做好工作,必须奋斗在第一线,在训练场边被打到也是常有的事。有一年,一位名叫汤姆森的外援到申花来试训,结果,他在训练中的一脚射门正好打在我的脸上,我当场就鼻血直流。

  “赫莱布走了,我也选择了离开”

  2009赛季结束,当我把赫莱布夫妻送上飞往白俄罗斯的航班后,也就基本宣告是和我和申花说拜拜的时刻到了。是的,一年在申花的翻译工作经历,该有个收尾了。

  老实说,我的一些大学同学有点不理解我的这次决定。至少他们以为,我在申花俱乐部工作,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各方面的待遇都应该不错。是的,我承认表面光鲜亮丽,但其实内心深处还是常常感到很无助与痛苦。

  其实,除了这些内心深处的感悟之外,我之所以选择离开申花,是因为在最后阶段的日常工作中,我已经感觉到了申花将不会与来自白俄罗斯的赫莱布等外援续约,既然他们都不在申花,我留在申花,当然没有意义。与其被俱乐部找谈话说辞退,何不如自己先表明立场,选择离开。毕竟,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我想,离开也要潇洒一点。

  进入申花,也算是机缘巧合。2009年初,还在上外读书的我正筹备考研,但一天,我们系科一老师突然跟我们说,申花俱乐部要找个俄语翻译。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并且一举获得了留下工作的机会。事后,我才知道,这个翻译岗位工作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在我之前已经有好几人前往申花面试过。

  或许是刚踏入社会,尤其是在申花这样一个特定的工作环境之下,我承认一度很不适应。尤其是当外援表现一般,球队成绩不好时,球队教练有时候会很畸形地把火气撒到我身上。在竞技足球的重压之下,事实上,不管是教练、球员还是像我这样的普通工作人员,都要学会接受成王败寇这个道理。成绩好,一切好说,成绩糟糕,总有人说你不是,哪怕是你穿衣服不对也可以成为被攻击的借口。生与死,往往转换来得那么快。

  一年的经历,我不敢说对申花了解很多,但至少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好。当中的不少不愉快经历,更让我在选择离开时少了些许恋恋不舍。

  生活总要继续。在离开申花后,我马上又投入了考研的准备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基本已经确定,马上我就要进入复旦研究生部,继续在俄语方面进行深造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长城)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