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篮球 > NBA_搜狐 > NBA新闻

Crossover晃你没脾气 艾弗森曾令湖人吃尽苦头

来源:搜狐体育
2011年08月14日11:25
 


  Crossover晃你没脾气

  NBA发展至今,不断壮大、不断提升影响力,这个联盟让篮球成为全世界最风靡的运动。在NBA,得内线者得天下、防守赢得总冠军的口号充斥着整个联盟。尽管也有一些教练更倾向于街舞风雷似的攻击波,但无论是老尼尔森、乔治·卡尔还是阿德尔曼,无一都以失败告终。

  历史上的优秀后卫,无论是库西、罗伯特森、贝勒还是韦斯特,他们都不曾成为比赛中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个决定因素在拉塞尔、张伯伦和贾巴尔的身上。所以在70年代,得到了得内线得天下的理论。

  尽管联盟经历了“魔术师”约翰逊带来的Show Time、乔丹创造的公牛王朝、科比一人奋战下的冠军奖杯,但防守和内线,依然是夺冠最需要具备的条件。也正因为这样,那些球员出身的教练,斯凯尔斯、麦克米兰、里弗斯、特里·波特,他们在赛场上依旧保持着80年代特有的保守。他们不喜欢那些性格张扬的球员,特别是后卫,在他们看来,作为后卫,只需要在队友出现机会的时候传球到位,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所以,在今天的NBA赛场上,虽然我们还可以看到激情飞扬的扣篮、封盖,或是绝杀后的咆哮,但是我们却无法看到更多的crossover。

  Crossover的起源

  运球突破有很多方法——急停、变速、变向。而最华丽的,是胯下、体前或身后的大幅度运球,不断地改变步伐和可能性,来玩弄对手。这种运球的方法,就叫做“crossover”。

  所有一切和篮球有关技术的起源,都源于奈史密斯博士的伟大的构想。在篮球诞生初期,我们看到的比赛场景是这样的:两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彼此弯腰对视,气氛紧张,就像斗牛士和公牛,现场观众欢呼着,他们并不是想看到怎么将球投进,而是等着一个撞向另一个。这样的比赛,身材瘦小的人根本无法参加。这种状况的出现完全在奈史密斯考虑范围之外,也正是在这些无从预料的情况发生之后,才有了越来越多的规则。在不允许身体冲撞、走步等规则出台后,真正的运球出现了。但是人们并不满足于简单的运球,如何才能更轻松地摆脱对手?特别是对后卫球员来说,他们距离篮筐更远。于是,运球后的假动作、变向、变速成为了作为一名后卫最基本的技术。

  时间的推移加速着新事物的演变和发展,在历练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篮球运动又迎来了新纪元。鲍勃·库西,是NBA历史上的第一个创造者。他在赛场上并不满足于简单的运球和站桩式的传球,他将更多的变向、背后运球带到赛场上,引起观众的一片叫好声。但这样的方式只会让NBA的保守派对他不屑一顾,凯尔特人“红衣主教”奥尔巴赫也并不想将这种“花瓶”留在自己球队中。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巧合,第一任凯尔特人老板沃特·布朗,机缘巧合下挑中库西,差点吐血。而当库西身披凯尔特人球衣准备上场的时候,奥尔巴赫对他说:“把你的花架子都收起来,如果你有一次花活,我马上把你换下去。”创造历史的人是需要勇气与智慧并存,库西上场之后马上就用自己的变向突破成功,一旁的奥尔巴赫刚想开口大骂,却看见库西轻松打进一球。比赛结束之后,库西对奥尔巴赫说:“下一场我可以上场吗?”奥尔巴赫说道:“如果你不像今天这样打球的话,就别想上场。”库西创造了NBA后卫发展的一个模板,更确切地说,库西的出现,是crossover诞生的最主要原因。

  Crossover的先驱者

  奥斯卡·罗伯特森,因为曾在1961-62赛季创下单季场均31.4分、11.4个助攻、12.5个篮板的三双纪录,被球迷熟知,我们亲切地称他为“大O”。但是罗伯特森创造的后人难以企及的数据背后,在后卫技术上,更是教科书般的典范。当初NBA打算用真实球员的剪影来作为联盟的LOGO,第一人选就是奥斯卡·罗伯特森。但在60年代末期,美国依然有很严重的种族歧视,黑人出身的罗伯特森很快就遭到了NBA管理层的否决,最终决定用杰里·韦斯特的剪影作为联盟LOGO。

  在现在为数不多的黑白镜头中,大O除了那经典的底线转身跳投外,他也是上世纪60年代用胯下运球来变向最好的球员。在人人都埋首低头忙于护球时,他自信地在体前做胯下、换手运球。他总使球保持在对方的触及范围之外,1.96米的身高和颇壮实的身体,他总是可以把对方和球隔开。

  缓慢地运球,诱惑防守球员贴近他,然后,一个幅度略大的胯下变向,似乎是变速的开始,接着的却是又一个胯下换手,他已经变向闪到了防守球员的侧边,这是大O年轻时候常用的招式。到了晚年,大O的速度已经不如年轻时那般疾风,但他却在变向与变速中,用慢变快的时差,找到了突破对手的关键。胯下运球在罗伯特森那里,就是一个最简洁的变向方式。

  在大O之后,更多的运球大师应运而生。上世纪70年代,“珍珠”厄尔·门罗,用他绵软得犹如上帝制造的橡皮泥般的身躯,将后转身和半转身运用得犹如舞蹈。上世纪80年代初期,“微笑刺客”伊赛亚·托马斯擅长利用胯下运球变向加速,或是用一个反向垫步操动对手重心,然后自如地突破。正是这些巨星们的存在,让crossover得以一直保存下来。

  Crossover的风靡

  在80年代,crossover真正开始被球迷所熟知,更多的孩子们在自家的后院,模仿比赛中出现的各种运球姿态。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蒂姆·哈达威的到来。他的到来如一泉清泓洗澈了球迷们的眼睛。他和鲍勃·库西和罗伯特森一样,把控卫运球技术提升到另一个层面。他的连续胯下运球,配以假动作变向突破,被球迷们称为“ Two-Step”(两步过人)。美国《体育杂志》的撰稿人比尔·考斯比,在看到哈达威令人眼花缭乱的crossover后,开玩笑说他看到了两个哈达威从身边一蹿而过。“魔术师”约翰逊称他为不可阻挡的,约翰逊说:“当你面对哈达威的时候,听到篮球拍在地面上发出的‘砰砰’两声,他已经从你的身边过去了。” 胯下运球,左手转右手,似乎是一次变向的开始。可是,球瞬间又从左手弹回右手。这样一个简单的重复,就是哈达威的招牌。你知道他下一步会怎样,但你的步伐会被他的那一记胯下运球牵住。哈达威的胯下仿佛能够在瞬间让时间停止流动,就像是葵花点穴手。当你全神贯注于哈达威,在他做双胯下运球时,你的身形不知道该做出何种动作。这是蒂姆·哈达威的crossover,即便你知道他下一步会怎样,你还是会亦步亦趋,而他只需要选择一个他熟悉的节奏,你便被他完全放诸身后。

  很多人都会说,在乔丹之后,对联盟影响最深的人是奥尼尔、科比或是詹姆斯。事实上,在乔丹之后,阿伦·艾弗森才是对这个联盟影响最大的人。在乔丹退役之前,艾弗森就用自己的方式来和这个联盟对抗,用自己花哨的运球,赢得球迷的鲜花和掌声。

  在乔丹之后,只有艾弗森对NBA规则和美国篮球文化有着那样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神出鬼没的crossover。在艾弗森之前,我们看到过的最致命的crossover版本是属于蒂姆·哈达威,但在艾弗森进入联盟之后,crossover是他特有的标签,夸张的晃动肩膀,利用超长的臂展将篮球悠荡在半空中,这让人们为之欢呼呐喊。

  艾弗森为crossover带来了新生,特别是在他处子赛季晃过乔丹后投篮命中之后。1996-97赛季,76人客场挑战公牛,一次错位防守,乔丹直面艾弗森。芝加哥球迷给予了乔丹更多的尖叫声,因为他们想看这个桀骜不驯的菜鸟,被芝加哥的篮球之神羞辱。艾弗森大幅度展开双臂,左手,右手,反复地胯下运球。每一次展臂都可能意味着一次假动作,乔丹必须捕捉并跟上他的摇摆,不断细微地调整身体重心,来预备堵防他的切入。可是,即便是9次入选最佳防守第一阵容的乔丹,在防守艾弗森的时候,也要露出破绽。乔丹一次重心的处理不当,被艾弗森看在眼中。然后,艾弗森起跳投篮,篮球直中篮筐。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艾弗森晃过乔丹的投篮被大书特书。确实,在我们看过艾弗森无数的crossover集锦之后,晃过乔丹这一球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在当时,他打败的人是迈克尔·乔丹。任何时刻击败比自己伟大的对手,都能让自己成为所有一切的焦点。

  2001年总决赛,艾弗森用速度,让洛杉矶湖人尝到了他们在那年季后赛中唯一的一场失利。菲尔·杰克逊大胆启用后卫泰伦·卢,希望这个身高与艾弗森相仿的球员能够在速度上限制艾弗森。速度上,泰伦·卢或许并不吃亏,但是没有丝毫防守经验的他,面对艾弗森做出各种运球假动作,只能一次次地看着对手晃过自己将球投进。泰伦·卢被艾弗森的运球骗过之后,重心不稳,后者趁机后撤步投篮命中。接着艾弗森职业生涯最经典的一幕上演:进球后的艾弗森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屑,看着这个被自己晃倒在地的对手,然后大步从他的身上迈过。

  在艾弗森之后,联盟中再无人能够为球迷带来这种刺激的crossover,詹宁斯有这个实力,但是雄鹿队主帅斯凯尔斯是个保守的老教派,并不允许他的球员这样做。我们无法预知哪名球员能够再一次将crossover传承下去,但我们相信,这种艺术不会被人遗忘,在特定的时候,一定会有一名后起之秀,再次让crossover发扬光大。尚篮

(责任编辑:大仙)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